华家池别名小西湖,位于凯旋街道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水域面积5.6万平方米,水深(1.5-2)米左右,华家池池畔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就像一颗明珠,湖光闪烁、波光粼粼,现在让我们走进华家池,去了解它的美。
华池春晓:
1934年浙江大学农学院从笕桥迁入华家池,在华家池周围建校舍。1978年后,对华家池进行整治和美化,筑石坎铺小径,植树木种花草,造水榭建亭阁,叠假山置椅凳。1996年,池水域东侧建有一石碑,碑身上刻有“华家池”三字。现有水面84亩,平均水深2米,已形成“三山、一岛、六亭、一长廊”景观,华家池有“小西湖”美称。早春三月,池边垂柳指波,桃红柳绿,是观赏华家池全景及感受春晓佳处。
和平岛:
和平岛是华家池中小岛,于1954年建成,因时值抗美援朝胜利,师生们期望和平,故称“和平岛”。岛与池岸由曲桥相连。岛上建有六角亭(春风亭)、磨菇亭(涌翠亭),小孩钓鱼景观,岛边东南侧中有一座坐落水中的石塔,仿西湖三潭印月而建,故有“小三潭印月”的美名。和平岛面积约1亩,岛内叠石参差,岛边北侧芦苇丛生,是观赏“月光映潭,一潭印月”的地方。
浙大植物园
植物园紧靠校区主大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植物园,由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于1927年8月创建。1934年,随农学院从笕桥迁入华家池,当时面积50亩,原有植物约1000种,其中有夏兰梅、铁木等国家一、二、三级濒危植物。后因凯旋路拓宽减到13.5亩。园内建有一小山,山上建立纪念钟观光的“观光亭”,后又于植物园入口处增立明朝植物学兼药物学大家李时珍塑像。如今重拓新北区5.1亩。是全校植物学课程的实习基地。
华池精舍
华池精舍建于1954-1956年间,由8幢两层独立别墅组成,建筑面积约3024.8平方米,皆为砖墙红瓦的二层小楼历史建筑群,民间俗称“小二楼”。尖屋顶,木质楼板和屋架,红色清水砖外墙建筑,代表新中国初期高级住宅的形象和鲜明的苏式建筑时代特征,是为当时浙江农学院(后为浙江农业大学)的著名教授专家提供的住宅。2005年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紫藤长廊
紫藤长廊位于华家池畔西侧,呈南北向横卧于华家池与东滩之间,建于20世纪80年代,长约140米,堤上有一座石拱桥,使东西华家池相连。堤两旁竖有水泥柱,柱顶筑有横梁。因长廊两侧同种植了紫藤,每到初夏,盛开的紫藤花挂满了整个长廊而得名。紫藤花活泼中透露着优雅,淡紫的串花和鲜绿叶子装点了整个长廊,整个走廊绿荫蔽天。堤边筑有石凳,漫步堤上,可以临水小坐,水面亭阁倒影,池边垂柳拂波,柳条飘扬起舞。盛夏夜晚,凉风习习,十分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