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生活的画卷中,医务室宛如一颗守护健康的明珠,为居民们撑起了健康的保护伞。如今,它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垃圾分类,成为社区环保行动的积极践行者。
11月20日上午,海宁市马桥街道湖塘社区医务室里孙医生化身垃圾分类使者,在答疑解惑中融入了垃圾分类小知识,耐心向前来问诊的居民宣传,“我们这个用过的棉棒属于医疗废弃物,是不可以扔到其他垃圾桶里的哦,要扔到这个黄色的医疗废物垃圾桶内。”说着便将一根用的棉签扔到脚边的医疗废物垃圾桶内。旁边的护士小姐姐也发现垃圾桶里有患者误扔的普通纸巾和使用过的带血棉签。她立刻戴上手套,将带血棉签小心翼翼地分拣出来,放入医疗垃圾专用袋,并向患者解释:“这些带血的棉签属于医疗垃圾,上面可能携带病菌,如果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可能会污染环境,甚至传播疾病呢。”患者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会注意。像这样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带血的棉球、废弃的药瓶等医疗废物,都被严格放置在专门的医疗垃圾回收容器内。这些医疗垃圾随后会遵循严格的规定流程,由专业机构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病菌不会传播,环境不被污染,居民健康得以守护。
而对于医务室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医务室的休息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作人员会定期整理垃圾桶,将废旧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挑拣出来,放在一旁的可回收垃圾桶内。有时候居民朋友们在等待时,都会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分拣垃圾,工作人员微笑着告诉他:“这些废旧纸张和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哦,就像给它们第二次生命一样,这样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呢。”
此外,社区医务室还在显眼位置张贴了色彩鲜艳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海报,如同一个个无声的讲解员。海报上清晰地展示了各类垃圾的分类示例,方便前来就医的居民一目了然地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医护人员更是化身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每当有居民对垃圾分类有疑问时,他们都会停下脚步,耐心讲解。有居民询问过期药品该如何处理,医生耐心回答:“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它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您可以把它放在我们这里专门设置的有害垃圾收集点哦。”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和积极的行动,社区医务室正努力在保障居民健康的同时,为绿色环保的社区环境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在社区中生根发芽。
通讯员应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