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看到楼外私拉的电线,心里都很担心,就怕哪天出事,现在有了充电桩,方便又安全。”在云和县元和街道和润园小区,居民洪女士对前来走访的社区工作人员说,小区物业这次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楼道里没有电动车进去了,我们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电动自行车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数量日益增多,而与之相关的充停问题和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老旧小区,电线私拉乱接,电动自行车在楼道、疏散通道等位置随意停放充电,这些行为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元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充停问题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元和街道应消站积极行动,联合住建部门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工作。
今年来,元和街道将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充分考虑居民使用的便捷性和对小区环境的影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确定了一批高层建筑小区和开放式小区集中充停场所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了20个充停场所700个充电设施的建设,有效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与停放难题,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没有条件建设集中充停场所的木质、砖木结构建筑居民房,我们通过发放智能插线板,建设独立充电桩等方式,有效解决这一隐患问题。”元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元和街道紧盯“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等消防重点领域隐患问题,注重联勤联动,开展高层建筑联合救援、电动自行车火灾扑灭等专项演练,全面检验提升高层建筑火灾、电动自行车火灾等方面的处置实战水平。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由应消站、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应急员组成专项组,分区域开展“飞线”充电整治工作,并对违规充停的电动自行车开展处罚。今年以来,开展“飞线”充电整治120余次,处罚“违规充停”52起。
此外,为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元和街道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在小区内张贴宣传海报、上门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居民详细介绍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和停放的危害,以及充停场所的位置、使用方法和收费标准等信息。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5次,开展电动自行车相关宣传200余次,粘贴电动自行车消防宣传海报1000余张。通过“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主题宣传、“安全生产月”宣传、防灾减灾宣传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云和县元和街道 严伟芳、刘伟健)